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学科建设 > 学术动态 > 正文

人文讲坛第五讲:文学修养与表达艺术——湛江师范学院教授、硕士生导师宋立民莅临我院

作者:黄名宝 李伊林    编辑:廖宁 凌晓明    来源:组稿    日期:2013-05-24 02:40    点击:

0

本站讯享受自由思想的盛宴,倾听学术前沿的声音。5月23日晚,我院人文讲坛第五讲在西校区学术报告厅开讲。

当晚讲座由湛江师范学院教授、硕士生导师宋立民担任主讲,主题为“文学修养与表达艺术”。我校副校长王卓华,我院党委书记黄健云,党委副书记肖霞、副院长梁忠东等领导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。讲座由我院党委书记黄健云主持。

表达的艺术

他举例古希腊第欧根尼与亚历山大的故事解释说,不要挡住我的阳光,意味着不要让世俗挡住本性、功利挡住生命、非必需挡住必需,延伸来说就是不要让权力挡住话语权。

“我表达了自己,我获得了生命。”这是舒婷《馈赠》中的一句话同时它也是宋立民教授对于表达的观点,他认为,表达是形而上学的,是抽象的,因为这样才更有意义。他还结合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为大家讲了表达的语境态度:一是能不能表达;二是如何表达,表达就应该表实情,吐真意;三是必须要表达和宁可沉默。

文化断层、道德滑坡,灵魂在何处“诗意的栖居”?

“没有什么不是文化的,文化的起点与终点都是人。”宋立民教授指出,西南联大,是空前绝后的童心学堂。随后,他带领大家走进当年的西南联大,感受了那个艰苦岁月里大师们是如何把文化表达得悲壮的。在一段视频《微博俩宝》中我们回到现实,看到了当今社会的文化断层和道德滑坡现象。宋教授认为,传统的“修身养性”受到了社会上拜金主义、唯权唯上以及科学主义的挤压和冲击。他感叹道:“现在的人们,远不知《论语》,近不知鲁迅。”

“人是有灵魂的,灵魂‘可以有’,必须有。” 宋立民教授结合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和电影《苏菲的抉择》两个例子,认为在那些荒谬的前提下,她们的灵魂已经被杀死,成为行尸走肉;还列举了中山大学程文超、北大孟二冬、上海交大宴才红三位老师的事例,宋教授认为他们对教育,对学生的态度,是他们对灵魂的坚守。

悲与喜二重奏中我们仍怀希望

“有的时候,文字能够说的,图片也能说。文字不能够说的,图片还能够说。”宋立民教授展示了多张贫困地区的学生在艰苦环境下的照片,但是照片下的说明却是那么积极向上。他还指出:“马克思说悲剧是人生与历史最深的足迹,而我认为,喜剧的本质和核心是悲剧。”比如狄仁杰的塑造和梁祝化蝶的大团圆,体现了我们的希望。

在探讨过程理论和自我表达时,宋教授结合对史铁生的《命若琴弦》这本象征主义小说的理解,认为人的一生,是有追求,有目的的。

最后交流环节中,宋立民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否对立,“戏仿”文化等问题做出了一一解答。他认为,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不对立,在物质文化满足的前提下,应该更多地追求灵魂的渊源。谈到“戏仿”文化时他说:“‘戏仿’文化古来有之,很多文人都运用它,是一种后现代的活泼的表现方式。”(戏仿,又称谐仿,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作品进行借用,以达到调侃、嘲讽、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。)

人物简介:宋立民,湛江师范学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先后承担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、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基金、国家九五重点图书等科研项目,出版个人专著《新闻评论的审美诉求》、《智慧老子》与合著《中国乡土小说史》、《中华别称类编》等30多种。在《光明日报》、《文艺报》、《南方周末》、《鲁迅研究月刊》、《中国出版年鉴》、《中国电视》、《中国广播》等报刊发表论文和译文100余篇,各类新闻评论4000多篇,多篇为人民网、新华网、新浪网、《杂文选刊》转载,为国内知名杂文作家、新闻评论家。

  • 联系方式

  • 联系电话:0775-2803733
  • 邮箱地址:ylsfxywcxy@ylu.edu.cn
  • 地址: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东1303号(邮编537000)
  • 文传媒体


文传公众号

玉林师范学院-开云·全站APP(中国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© 2021